春和景明,近日公布的一組數據提振人心。2022年宜荊荊經濟總量跨越萬億,達10712.26億元,成為繼武漢都市圈后,湖北第二個經濟總量跨越萬億的都市圈。
宜荊荊都市圈如何做大做強?宜昌如何在都市圈扮演好省委省政府賦予的角色?當好“老大”,宜昌有哪些短板需要補齊?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三峽分社記者奔赴宜昌荊州荊門三地,試圖勾勒在“1+1+1>3”進程中,各地在湖北省區域經濟發展、多極支撐格局“荊”彩之筆,今起推出探訪宜荊荊都市圈系列全媒體報道。
萬億起跳,宜荊荊再出發
山平水闊,大江奔流。
兔年伊始,宜荊荊都市圈重大項目好戲連臺。在全省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中,宜昌243個重大項目正式拉開建設序幕,總投資達1761億元;荊州集中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23個,總投資1632億元;荊門集中開工億元以上的項目186個,總投資1034.18億元。
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宜荊荊2022經濟總量首次突破萬億,達10712.26億元,其中宜昌5502.69億元,荊州3008.61億元,荊門2200.96億元,成為繼武漢之后,湖北第二個總量超萬億的都市圈。
長江宜昌猇亭工業園區。記者景衛東 攝
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建設江漢平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描繪了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宏偉藍圖,宜昌、荊州、荊門分別被賦予歷史新使命。
做綠產業
“世界級動力電池基地”提速
2月28日下午三點,枝江姚家港化工園。
湖北三寧化工酰胺及尼龍新材料項目工地,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這個占地1500畝總投資145億的投資項目,目前正按計劃快速推進,預計今年底投產。
自去年12月宜昌天賜年產30萬噸磷酸鐵項目投產后,姚家港化工園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快。一月份以來,包括湖北聯昌新材料、湖北興鎳新材料等9個項目先后建成投產,總投資105億元的山東??菩履茉错椖坑媱澣峦懂a。枝江高新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楊子林介紹,目前園區在建項目38個,總投資780億元,涵蓋新材料、新能源、精細化工等多個領域。
向西40公里,夷陵區龍泉古鎮,大廠初現。3月3日上午,總投資600億的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基地建設如火如荼,該項目規劃建設150GWh鋰電池產能。去年底,該項目一期正式封頂,將在6月30日正式投產。
楚能宜昌新能源項目一期即將投產。通訊員胡中學 攝
去年9月,總投資320億元的寧德時代邦普一體化新能源產業園循環項目試產,全部滿產后將為400萬輛新能源汽車配套電池正極材料。10月,欣旺達東風宜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正式開工,項目總投資120億元,規劃建設30GWh動力電池產能。
到2025年,宜昌磷酸鐵鋰電池產能將達到200GWh,占全國市場需求的1/3以上,配套的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產能達到90萬噸(占全國市場60%以上),電解液產能達到45萬噸,隔膜產能45億平方米,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規模突破2000億元。
推動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宜昌堅持做綠產業,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精細磷化中心,全力搶占新能源新材料的全新賽道,加速形成了一條涵蓋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的產業鏈閉環。
興發集團宜都綠色生態產業園。記者景衛東 攝
融合示范
“千億鋰電小鎮”崛起
宜昌東北一百公里,荊門市掇刀區鋰電小鎮。
2月23日中午,大雨暫歇。荊門億緯鋰電廠區大門,一輛廣東牌照的大貨車正滿載駛出。師傅告訴記者,按照客戶要求,他將在48小時內將這些產品送往深圳工廠。
從高新路到龍井大道,從科薈路轉到撿秋路,荊門億緯創能鋰電公司各大廠區連片成區,人來車往,一派繁忙景象,一個超大的鋰電小鎮近在眼前。
荊門鋰電小鎮。?記者方正 攝
2月1日,國內鋰電行業頭部企業惠州億緯鋰能投資108億元新建的“60GWh動力儲能電池產能超級工廠”在荊門開工,建成后公司產能將達212GWh,年產值達1000億元。
2012年,億緯鋰能落戶荊門。10多年來,這家公司在荊門規劃建設了11個廠區、18個工廠。在億緯鋰能帶動下,鋰電池隔膜制造商上海恩捷、主營鋰電池電解液的新宙邦、雄韜股份等鋰電行業上下游二十多家企業扎堆入駐荊門。
荊門市政府副秘書長、鋰電小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張勇介紹,鋰電小鎮規劃占地26.53平方公里,吸聚人口5萬人,年產值可達1500億元?!皩藮|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鋰電小鎮以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為主導,以龍頭企業為依托,打造品質高端產城融合示范區和國際一流動力儲能電池生產基地?!?
動能轉換
“江漢平原先進制造業中心”發力
往東一小時,春天里的荊州古城愈顯魅力。
2月28日,從枝江往東進入江陵縣經濟開發區,華魯恒升荊州基地建設熱火朝天。該項目總投資460億元,占地2300畝,是荊州目前最大的工業項目,涉及煤炭高效清潔利用、鋰電池輔助材料和氫能源材料等領域,一期項目預計今年6月投料試產。
荊州曾是我國著名的輕工制造基地,很多老品牌耳熟能詳。2020年以來,美的集團在荊州持續發力,總投資超百億元新建電冰箱、洗衣機、樓宇科技三大產業園。其中樓宇科技荊州產業園主要研發和生產中央空調多聯機內外機產品,填補荊州家電產業在空調領域的空白。三大產業園全部建成達產后,美的“空冰洗”在荊州的產能將分別達到1000萬臺、1500萬臺、3000萬臺,預計總產值750億元。從單一電冰箱制造工廠,到“空冰洗”三大生產基地并駕齊驅,“美的”鏈起百家企業,帶動荊州智能家電制造產業向千億級產業沖刺。
2022年,荊州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050個、百億元以上項目12個。百億項目挺起荊州“工業脊梁”,2022年,荊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增速全省第一,經濟總量突破3000億元,為荊州建設江漢平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奠定堅實基礎。
萬億起跳
宜荊荊產業協同如何破題
經濟總量首破萬億大關,反映了宜荊荊都市圈強大發展潛力。三峽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覃朝暉認為,萬億的經濟體量,讓湖北第二個支點逐漸堅挺,意義深遠。
宜昌水電資源充沛,正在打造清潔能源之都,隨著新能源產能的大量釋放,宜昌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建設再添動能。覃朝暉建議,宜荊荊都市圈可以把握這一輪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充分利用宜昌豐富的水電和磷礦資源,協同發展,打造全國最具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宜昌磷礦資源儲量27億噸,占全國15%、全省50%以上,居全國八大磷礦區第二位,是長江流域最大的磷礦基地。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數據顯示,磷礦是磷酸鐵鋰產業鏈上游主要原材料,到2025年,我國磷酸鐵鋰需求量將達到191.4萬噸,對應所需磷礦石將會超過400萬噸。磷酸鐵鋰需求的高速增長將沿產業鏈向上游同向傳導,帶動磷礦在新能源領域的需求增長。
全國人大代表,興發集團黨委委員、湖北三峽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李少平建議,國家出臺綠電支持政策,推動湖北打造全國重要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
湖北省統計局原副局長葉青認為,最近兩年宜昌發展最大亮點就是新能源鋰電池項目,宜昌磷礦儲量大,磷化工加工能力全國最高,這些項目全部量產后或將實現宜昌的彎道超車。
在年初的三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宜荊荊都對積極融入都市圈建設,協同產業發展提出具體目標。三地將加強產業區域分工,推動優勢互補,推進圈內產業集群發展壯大,共建國家級宜荊荊磷化工產業集群、新能源動力電池重要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現代農業基地、“當枝松宜”綠色化工園區、百強縣域聚集區。
未來,一個世界級的磷化產業集群將在宜荊荊都市圈崛起。
記者手記
從春天出發 “宜”起“荊”彩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沿著滬渝二廣和滬蓉,高速“走讀”宜荊荊,一圈需要三個小時,若進城“住讀”,怕是三月也不夠。宜荊荊三地成圈,資源豐富,文化悠長,在被賦予新的發展重任后,這個奇妙的黃金三角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目光。
人勤春早。在荊州松滋臨港工業園,投資50億元的云圖新能源一期5萬噸磷酸鐵鋰項目開始投產。去年這個時候,記者在這里看到的還是一片空曠工地。在荊門掇刀區鋰電小鎮,運輸的貨車絡繹不絕;在宜昌姚家港化工園,工地上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在楚能新能源宜昌項目現場,車輛穿梭、一派忙碌,春天的氣息已撲面而來。
萬億起跳,抱團出圈,“宜”起“荊”彩。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江漢平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打造長江中上游重要增長極。新的使命,新的起點,宜荊荊以各自精彩,共同繪就都市圈的輝煌未來。
藍圖已擘畫,戰鼓已擂響。從春天出發,向勝利進軍!
五問宜荊荊都市圈——專訪三峽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覃朝暉
加快宜荊荊都市圈建設,打造長江中上游重要增長極。宜荊荊經濟總量在2022年首次突破萬億大關之后,如何抱團奮進,重新再出發?2月19日,記者專訪了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城市生態經濟專業委員會會員、三峽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覃朝暉。
三峽晚報:GDP首過萬億,萬億體量對宜荊荊都市圈發展意味著什么?宜荊荊都市圈在湖北建成支點、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會起到什么作用?
覃朝暉:宜荊荊經濟總量去年首次突破萬億,成為湖北第二個萬億級都市圈,從經濟體量上進一步將宜荊荊都市圈做大做強,提升到一個全新量級。萬億起跳,反映了宜荊荊三地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未來五年,宜荊荊都市圈經濟總量將會進一步提升,成為長江中上游重要增長極。
從湖北建設支點來看,武漢、宜荊荊、襄陽三個都市圈分別構成湖北東部、西部和北部三個區域支點。三大支點的未來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湖北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三峽晚報:宜荊荊都市圈抱團作為,宜昌在圈內扮演什么角色?拉長距離來看,武漢和重慶兩個國家中心城市之間需要一個承接,這對宜荊荊都市圈有著怎樣的要求?
覃朝暉: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對宜荊荊都市圈三個城市都有明確定位,大力發展宜荊荊都市圈,支持宜昌打造聯結長江中上游、輻射江漢平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長江綜合立體交通樞紐,輻射帶動“宜荊荊恩”城市群發展;支持荊州建設江漢平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支持荊門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宜昌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去年經濟總量突破5500億元,是宜荊荊都市圈中心城市,其宜荊荊都市圈的支點地位是毋容置疑的,這個地位會在都市圈發展中進一步加強。
武漢和重慶都是國家中心城市,相隔900公里,中間需要一個經濟發展支點。宜昌是長江中上游節點城市,宜荊荊超萬億的經濟規模,在漢渝之間長江經濟帶發展中,支點作用愈發明顯,讓宜荊荊都市圈呼應漢渝、聯接長江中上游成為最優選項。
三峽晚報:都市圈有一些基本特征,包括交通、人口、產業的量化要求等。宜荊荊都市圈有哪些短板要補?
覃朝暉:加快都市圈建設,對宜昌來講是個巨大機遇。宜昌和荊門荊州各自距離100公里左右,地理上自然形成近似等邊三角;滬渝高速、滬蓉高速、二廣高速相互聯通,一小時通勤,人員往來和經濟聯系緊密,這也符合都市圈形成的基本特征。未來隨著沿江高鐵、呼南高鐵、荊荊高鐵修建開通,三城之間半小時不到即可通達,聯系會更加緊密。
城市發展的關鍵因素在人。宜荊荊人口總計超過1100萬,但各地不均衡,這是人力資源上的短板。未來如果三城能互通城際軌道交通,三地聯系將會更加緊密,就可促進都市圈內人力資源的有效流動,有利于進一步充分發揮和利用各自優勢。
目前高層次人才依然短缺,卡脖子技術有待進一步突破,宜荊荊都市圈可以加強區域內外高校與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做好人才和技術儲備,助力都市圈長遠發展。
三峽晚報:宜荊荊三地各自定位不同,各有優勢,如何在都市圈內優化配置資源?產業政策上如何協同?
覃朝暉:經濟學家林毅夫說: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提前規劃和產業支持政策固然很重要,但最終要通過市場檢驗來發現和解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確定產業發展方向。宜荊荊都市圈需要有整體的長遠規劃,進行一體化招商,差異化落地,避免重復建設。宜昌水電、礦產資源豐富,荊州是知名的輕工業基地,荊門是中國農谷,宜荊荊都市圈可以進行資源有效轉化,在圈內實現供應鏈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優化配置。
三峽晚報:如何提升宜荊荊都市圈整體競爭力?
覃朝暉:現在宜荊荊新能源產業蓬勃興起,新能源電池在建預期目標在全國占到不小的份額,但下游終端新能源汽車產業還不夠強,應大力發展新能源終端設備制造業,加快推進“電化長江”建設,高質量建造新能源船舶,包括未來可能出現的內河私人快艇市場需求的船舶,讓宜荊荊都市圈成為全國著名的新能源全產業鏈創新基地。
另外,宜荊荊都市圈還應瞄準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發展等戰略制高點,利用水電優勢,大力發展AI以及大數據產業,加大大數據中心算力建設,讓更多大數據企業落戶,從而實現差異化跨越式發展。
最近微信改版了
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三峽晚報』
設為星標哦~
微信廣告合作/ 17707175782
來源/三峽晚報記者方正 鄭嵐
編輯/向家鳳?萬霜?二審/鄭支良 終審/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