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
記者從市消費者委員會獲悉
我市發布2022年消費投訴分析報告
報告顯示
2022年,全市各級消委會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620件(商品類投訴1121件、服務類投訴499件),已解決1573件,解決率97.1%,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14萬元。共接待消費者來訪、咨詢5568人次。
01
商品類投訴中
食品類353件,占投訴總量的31.5%,位居第一位;
日用商品類226件,占投訴總量的20.2%,位居第二位;
服裝鞋帽類145件,占投訴總量的12.9%,位居第三位。
02
服務類投訴中
生活、社會服務類投訴188件,占投訴總量的37.7%,位居第一位;
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116件,占投訴總量的23.2%,位居第二位;
教育培訓服務類有58件,占投訴總量的11.6%,位居第三位。
報告對消費投訴熱點進行了分析:
食品安全投訴居高不下
教育培訓投訴增幅明顯
汽車投訴維權艱難
美容美發投訴多
食品安全投訴
餐飲消費一直是消費投訴的熱點問題,投訴主要反映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問題反響強烈,吃出蟲子、毛發、砂礫等異物情形時有發生;商家拒絕履行承諾,導致消費者通過網絡平臺購買的優惠券、套餐券到實體店無法或受限使用;商家拒絕提供免費餐具,收取餐具費、餐位費,消費者要求開發票而經營者拒絕開具等情形屢見不鮮。
教育培訓投訴
隨著國家“雙減”政策出臺,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投訴增多,主要反映在:由于“雙減”政策規定不允許利用節假日補課,很多家長考慮到平時上課的時間,只能選擇退費,但商家由于資金周轉問題,拖延退費;受離職潮影響,原有師資力量無法保證,擅自更改教學內容,造成消費者不滿;個別小培訓機構由于自身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無法維持經營,突然關門卷款跑路。
汽車投訴
汽車投訴主要反映在低配高賣、霸王條款橫行、質量問題鑒定難。
美容美發投訴
美容美發投訴表現在相關從業人員準入門檻低、部分商家預付卡發行程序不規范、美容美發藥劑存在以假充真及以次充好等問題。
來源:孝感日報 全媒體記者董曉芳 特約記者宋桂舟 通訊員閔家勝
制作:盛為華
出品:孝感日報